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必修2 第五章 抛体运动
>
抛体运动的规律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8
更新时间:2022-10-21
纠错
1.

如图所示,某人手持一小球并将它抛向竖直墙的洞里,洞口较小,仅在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于墙面时小球才能进入,洞离地面的高度 ,球抛出手时,球离地面的高度 ,人和墙之间有一张竖直网,网的高度 ,网离墙的距离 ,忽略空气阻力,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人调整好抛球速度的大小以及抛射角度,不管人站在离网多远的地方,都可以把球扔进洞

B .要使小球被扔进洞,人与网之间的距离至少为 1.5m

C .若小球能进入洞中,人距离网越远,球抛出手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

D .若小球能进入洞中,人距离网越远,球抛出手时的速度越大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抛体运动的规律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D

【详解】 AB .小球的运动是斜上抛运动,可以把它看成是从洞开始的平抛运动,若恰好擦网,从洞到网的过程中

解得

在水平方向上,则

解得

从洞的位置到球抛出手的位置处,竖直方向上,由

解得

故人距离墙的水平距离至少为

故要使小球被扔进洞,人与网的距离至少为

AB 错误;

CD .从洞到球抛出手的位置处,竖直方向的距离一定,小球下降的高度和时间一定,小球的竖直速度一定,若人距离网越远,则水平距离越大,水平速度就越大,球抛出手时的速度越大,则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越大,则球抛出手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故 D 正确, C 错误。

故选 D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定义

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vt=v0+at;
②位移公式:s=v0t+at2
③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

推导公式:
①平均速度公式:V=
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③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
⑤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
Ⅰ、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Ⅱ、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4:9:……:n2
Ⅲ、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s:s:……:sN=1:3:5:……:(2N-1);
Ⅳ、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1:……:
Ⅴ、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t、t:……:tN=1:……: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知识扩展
1、基本公式:
①速度公式:vt=v0+at;
②位移公式:s=v0t+at2
③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
2、推导公式:
①平均速度公式:V=
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③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
⑤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
Ⅰ、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Ⅱ、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4:9:……:n2
Ⅲ、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s:s:……:sN=1:3:5:……:(2N-1);
Ⅳ、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1:……:
Ⅴ、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t、t:……:tN=1:……:
3、追及相遇问题
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②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Ⅰ、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Ⅱ、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③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Ⅰ、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Ⅱ、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特性

追及相遇问题:

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②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Ⅰ、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Ⅱ、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

③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Ⅰ、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Ⅱ、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知识点拨

知识点拨:

例: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解析:由,即A正确。由,则,由此可知B正确。由,即B点为AE段的时间中点,故,即C正确。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时间相等,速度增量相等,故D错误,只有D符合题意。

答案:D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并能恰当选择这些公式解决物理问题.
(2)能够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解决物理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方程组、图像等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例题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体会特殊解题技巧,即获得解决物理问题的认知策略。
(2)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如模型方法、等效方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直线运动的研究,保持对运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应用
课时要求:120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5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抛体运动的规律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学工处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