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选修1 第三章 机械波
>
波的形成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4
更新时间:2017-06-14
纠错
1.

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
知识点:波的形成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BCE

【考点定位】机械波的传播

【名师点睛】本题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可以运用波形的平移法分析波传播的最短距离,要理解“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表达的意义。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定义
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振源;②介质。
3、波的形式:由于介质中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波源的振动就带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周围质点的振动再带动其邻近质点的振动,于是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4、机械波的特点:
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5、波动与振动的关系:
波动中一定有振动,振动不一定形成波。波动是大量质点的振动,振动是单一质点的振动
振动是波动形成的原因,波动是振动传播的结果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知识扩展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①振源;②介质。
3、机械波的特点:
①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②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③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教学目标
1、理解波的形成与传播。知道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2、知道横波和纵波,知道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3、知道机械波,理解机械波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
课时要求:30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波的形成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