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概念,如“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控制变量”等等,下列选项均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 )
A.“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 B.“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
C.“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 D.“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
D
【解析】
“合力与分力”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质点”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电场强度”采用比值定义法,A错误;“质点”、“点电荷”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平均速度”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B错误;“点电荷”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总电阻”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电场强度”采用比值定义法,C错误;“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采用的都是等效替代的方法,D正确.
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 B.控制变量
C.等效替代
D.科学假说
A
【解析】
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猜想与假说和实验验证的方法,是理想实验,A正确.
【点睛】
要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绕过定滑轮的细绳拉住物体B,使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则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 )
A.大小一定不为零 B.大小可能为零
C.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D.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B
【解析】
【分析】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采用假设法结合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若,故大物块有下滑趋势,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为零,方向沿斜面向上;若
,故大物块没有滑动趋势,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零;若
,故大物块有上滑趋势,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为零,方向沿斜面向下,B正确.
如图所示,一个篮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面接触(接触面均光滑),篮球的受力情况是( )
A.重力、地面的支持力 B.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墙面的弹力
C.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对墙面的压力 D.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对地面的压力
A
【解析】
对物体分析可知,物体受地面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如果墙面对球有弹力的话,球不能保持静止,故不受水平方向上的弹力,A正确.
有记载:“(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这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曹冲称象”.下列研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相同的是( )
A.对“瞬时速度”的定义 B.对“功率”的定义
C.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C
【解析】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曹冲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即象安放到大船上和其它东西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相同的地方,作用效果相同.
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是极限法,A错误;对“功率”的定义是比值定义法,B错误;研究合力与分力是运用等效替代法,C正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D错误.
【点睛】
等效替代法,物理学研究术语,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本卷还有1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陈艳婷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