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0-12-10 21:22:16
课程标准赋予了概念教学以更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为概念教学是认识客观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程度,更要重视学生建立概念的过程和方法。在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概念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 “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 ,凡是生活中常见的概念、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概念、社会需要的概念都可以选为教学内容。 对“力”的概念对学生构建整个力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前 , 学生头脑中已存在“物质”、“相互”、“作用”等概念,这是形成“力”的概念的前期意识。引入“力”的概念时,先做“手推桌子”的体验,这时的手、桌子将被“物质”同化,“推”又能被“作用”同化。而手推桌子,桌子又有一个力作用于手,这种相互的关系,要通过大量事实和实验的支持转化为对“相互”的理解。如两段弹簧相连接 , 自两端拉伸或压缩弹簧时 , 分别观察两弹簧的形变。固定在小车上的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时观察小车的运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力”这一物理概念的内涵就丰富了,从而形成正确的“力”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