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0-03-30 12:03:22
塑料制品轻巧、美观且耐腐蚀,广受青睐。但是,用塑料容器(桶、罐、壶等)盛装汽油和酒精等易燃液体,却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从塑料容器中往外倒汽油或向塑料容器中灌装汽油时,均有可能起火。究其原因,主要是静电在作怪。那么,塑料容器为什么会产生静电?静电为什么会使汽油着火呢? 我们知道,现在使用的塑料容器大多是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聚苯乙烯、聚氯乙稀和聚乙烯制作的。这种材料电阻率较大,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产生的电荷不能很快释放,容易产生并积聚静电。 对于电阻率在一定范围内的液态绝缘体(比如在1010Ω·m~1015Ω·m之间),它们也很容易摩擦带电。一些石油产品,比如汽油、苯、二硫化碳等,它们的电阻率就处于这个范围内。 实验表明,当汽油等易燃液体在塑料容器中来回晃荡、磨擦、冲击、飞溅时,会在这两种绝缘物质上积累大量电荷,形成几十伏、几百伏、甚至成千上万伏的高电压。只要静电压达到300V时,就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闪烁出火花。由于汽油的着火点很低,所以容易使散发于容器周围的汽油蒸气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因此,我们盛装汽油的最好办法是采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是导体,放在地面上可使产生的静电很快“跑掉”。在运输过程中,油罐车常用一根铁链拖地,由此来释放由于油品摩擦而携带的静电,减少电火花的产生,以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