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4-29 17:48:06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学习重点: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2.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及与人体的健康 教师提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如果把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行吗? 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 学生讨论 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教师提问: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 3、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带来什么问题? 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对人类也有好处吗? 设问引入:二氧化碳对人有毒吗? 学生阅读:课本表2—5 学生交流: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课后探究: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呢?我们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提问: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问题汇总:(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同学们的回答)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 明确探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