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扣考点,把握命题走向
《中考说明》是中考复习的考试大纲,是考点所在,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复习时要依据《中考说明》上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而明确重点、难点和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
二、提炼热点,关注时政
历史中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这是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目的是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与历史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并提炼出来。
三、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拓展深化
要回归课本,依据课本和考点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要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每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抓住中心,以点带面,由点、线、面、体串成知识网络。
四、注意解题技巧
1.单选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历史选择题的排序是有规律可循的,往往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遵循先古后今、先中后外的规律。学生解题时依据题号有针对性作答,可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应留意组合选择题和反向选择题,要仔细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去伪存真。
2.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利用有关历史知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快速读完材料或图表,弄清该阅读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和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要注意审题,抓住关键,弄清限制条件。再根据提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有的答案就在材料中,要注意分值,详略得当。
3.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历史思维,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问答题的常见类型有叙述题、分析题、评价题和比较题等。无论什么样的问答题,首先必须审清题意,找到主干,抓住关键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要答项目和解答对象。行文力求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书写规范。
化学
西宁十三中陈占清中学高级教师
一、明确目标,降低重心,建立稳固的知识体系。初中化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或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要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用语、实验基本操作、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教材插图等知识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以此建立稳固的知识体系。
二、重视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复习中,不仅要重视教材中演示实验、活动探究实验的操作与设计原理,还要关注对综合性探究实验的分析,这类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要么隐藏在题目中,要么就是课本知识的信息迁移。所以,解题时只要静下心来,通读题目,即可顺利解题。
三、科学练习,培养阅读、分析、解题能力
复习备考阶段,试题一定要精选、精析。有一种说法叫“5×1小于1×5”,就是说将同一类题目做5道,其实际效果远小于从5个不同的角度讨论、探究一道题。如果在做每一道题时都能从多角度考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阅读、分析、解题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四、整理错题,理清思路,提高审题能力。
考场上错误审题或多次在一个问题上反复出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致命伤。所以,平时练习时要注意收集错题,归纳和剖析常见的错题,不仅有助于及时弥补知识上的盲点,理清解题思路,避免犯重复错误,还能达到提高审题能力的目的。
五、注重语言表述的严谨性、答题的规范性。复习备考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化学术语、仪器、药品名称的错别字,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实验现象、简答题语言表述不准确等现象,把规范化答题、严谨准确的表述、计算题的解题步骤等内容提到复习日程上来。
六、重视心态的调整
复习不是简单的拼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在考场上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一方面要科学地、有计划地复习,另一方面还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复习和考试。从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激励中收获自信。
物理
西宁十三中马应清中学高级教师
一是抓基础
从巩固基础知识入手,抓好对基本概念、公式及一些物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不断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抓细节
根据各知识点的联系和各类题型的特点,注重提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加减字区别的能力,并从中学会归类,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培养求异思维,不断完善自己;要注意把握运算技巧,克服平时依赖计算器运算的不良习惯。
三是抓重点
根据考纲要求和老师辅导,合理分配时间,突出对重点、难点内容的复习,特别是要结合综合考试中暴露出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要避免盲目做题,讲求少而精,练重点、练拓展、练方法、练技巧。
四是抓稳定
一些学生经过几次临考后,成绩不够稳定,影响学习热情。因而要认真分析原因,多和同学交流学习得失,及时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去繁就简,做一些思路清晰的题来培养应考的信心,用最短的时间弥补不必要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