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三板斧 ——谈新形势下化学学习的策略 更多

高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高中数学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英语   高中语文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化学学习三板斧 ——谈新形势下化学学习的策略 更多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2-02-15 10:56:15

化学学习三板斧 ——谈新形势下化学学习的策略
更多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2-02-15 10:56:15


话说当年瓦岗英雄中有一位程咬金梦中得传三板斧的功夫,从此声名大振,靠这三板斧屡建奇功,虽然仅仅三板斧,却少而精,成了程咬金建功立业的本领。

今有化学这一学科,难倒无数中学生,令人头痛之处在于化学学科融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为一体,具有特殊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需要面临大量零散的化学事实、化学理论。前些年,有些学生喊出了“化学简单,只要记住了就不成问题”的口号,即使如此,单单是要想“记住”就已经令大多数人竞折腰了,他们不懂如何记忆,纯粹按照某些文科学科的方法去记忆化学,到头来要么记不住,要么记得快、忘得快,真是苦煞人也。更何况,近几年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随着化学学科高考题型的改变,题的深难度、灵活程度的改变,化学这一学科再也不是“记住了就不成问题了”了,如今的客观事实是“要想记住就很成问题”,“即便记住了还有很多问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只是一味地“埋头拉车”而不晓“抬头看路”显然只能事倍功半,要想学好化学,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讲究科学的化学学习策略,本文提出化学学习的三板斧:理解、记忆、运用,虽然也是仅仅三板斧,然而本人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却屡见其效。下面就详述此三板斧的心法,以期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第一势,理解。说到理解这一环节要一分为二从两方面谈开,一方面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加强理解,用各科方法把学生讲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方面已有很多相关论著,此不赘述。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一些较难懂的理论时,切忌不懂装懂、只求死记硬背,须知单纯机械记忆是很难记住也很难记得牢靠的。例如,有人一口气给你念出“都、了、出、阳、太、新、午、昨、下、天”这几个字,要你马上重复,嘿嘿,有点儿困难吧!如果改变顺序,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说成“昨天下午新都出太阳了”,要你马上重复,恐怕不会有问题吧!原因是什么“理解”的功劳呗。同样是十个字,由于第一种说法我们理解不了它的意思,单纯靠机械记忆,当然很难记住、记牢,而第二种说法我们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借助理解而记忆,效果当然不一样啦!由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狠练“理解”这一板斧,即使课堂上没及时弄懂,课余也要想法把知识点理解透彻。方法很多,比如说问老师,请教同学,或者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尤其是看一些相关的科普文章,因为这些科普文章大多阐述得通俗易懂并配备大量插图,借助恰当的比方把深奥的内容通俗化了,对理解问题大有裨益。总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同学们认识到“理解”这一招的重要性。功夫是炼的,不是说的,千锤百炼,必得正果。

第二势,记忆。化学这一学科包含大量零散的化学事实、化学理论,对这些内容,理解后必须加以记忆。记忆实际上就是知识的银行,平时不断地往这个“银行”里“存钱”,而我们在解化学题时,无外乎就是再取出些“钱”,并加以综合利用,目的也就达到了。更妙的是,虽然我们从“银行”里取了“钱”,但我们的账号上却分毫无减。而且,只要我们及时巩固,我们“银行”里的钱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并且还会给我们带来数量可观的“利息”。因此,同学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记忆。化学这一学科显得很繁、很杂,在记忆里必须辅以科学的记忆手段,比如及时重复,把知识提纲化、系统化等等。关于这些记忆方法,另有许多专著,望同学们认识到“记忆”这一板斧的重要性以后,按照这些心法,苦练这一招势,日久必见其效。

第三势,运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加以运用,哪怕是应付考试也是某种层次上的运用。同样,当我们把有关的化学事实、化学理论理解透彻了、记忆深刻了以后,剩下的就应该是善于运用了。说到运用,对中学生而言那就是做题(当然,做题时也包括了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关解题的技巧、方法,规律的总结,另有专著,此不赘述。在此,仅就新形势下应该密切注意的一点加以强调,当今的高考,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社会、生产的联系,因此,同学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的训练。总之,要想在化学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练好“运用”这一板斧是至关重要的。

好了,化学学习三板斧已经介绍完了。怎么样,你一定觉得很失望吧!说得好听,什么三板斧,毫无新意。是的,的确毫无新意,然而,难道真的需要标新立异吗?不,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我们还没有领会到此三板斧的真正意义,下面就结合化学再加以说明:

一、理解可以帮助记忆、促进知识的运用。前面已经阐述过理解对记忆的帮助,此处从略,下面再举一例:大家知道,al(oh)3既可以与naoh溶液(强碱)反应,又可以与稀硫酸反应(强酸),al(oh)3+ naoh= naalo2+2h2o 、2al(oh)3+3h2so4=al2(so4)3+6h2o,这两个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后都是生成盐和水,所以说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那么,能不能据两个反应h2s+ naoh=na2s+2h2o,h2s+h2so4(浓)=s+so2+2h2o就说h2s也是两性物质呢?显然,如果对两性物质有了真正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回答这个问题了,虽然h2s既可以与naoh(强碱)反应,又可以与浓硫酸(强酸)反应,然而h2s+h2so(浓)=s+so2+2h2o这一反应根本不是复分解反应,反应产物也不是仅为盐和水,因此,根本不能据此说h2s是两性物质。可见,有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何愁不会运用呢?

二、记忆可以帮助理解,可以为运用提供原材料。俗说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学诗,大多起始并不求甚解,先是朗读、死记硬背。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长久诵读以后稍加点拔甚至不加点拔,很多诗文的精义已经通晓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就遇一名学生始终弄不懂一个知识点,无奈之下,令其先死记硬背,依芦画瓢,几月以后再问他,已经彻底弄懂了。可见,在某种程度上记忆也对理解有所帮助。另外,任何一道化学题,都涉及许多零散的化学事实、化学理论,在解题时就需要这些知识的再现,如果没有记忆,在哪里去找这些原材料呢?而解题岂不也就成了空穴来风、无米做炊了吗?

三、运用可以巩固记忆,可以训练理解能力。在运用知识解题时,由于每一个题,尤其是一些综合题,实际包含许多知识点,在做题时,相当于对每个知识点又加以再现,这就又巩固了记忆,如果做题时发现某个知识点回忆不起来了,又可以及时查阅,这也就促进了记忆。当然,做题并不是知识点的简单再现,还应包括再现后对知识点的综合和再加工以及灵活运用,这也就促进了理解能力的训练。

四、理解、记忆、运用,这三板斧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孤立的招式,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承、互相补充的,三者实际上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希望同学们认真领会此三招的心法,勤修苦练,融会贯通,早日成为化学学习领域中的“东方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