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真多啊。数学的单元练习、语文的周记、英语的每日一练……还有生物的实验报告、物理的达标训练……怎么安排时间才能保证我在12点前做得完?
周末的活动太密集了。和同学去逛街,练琴,上作文辅导班,去探望姥姥……时间太有限了,该做哪件事呢?
还有,表姐说黄冈的中考题最好,老师又在推荐海淀区的模拟题,家教老师说,只要把课本吃透了,做什么题目都是次要的……
到底要怎么办呢?
也许一面筛子可以给你带给你启发。筛子?对,筛子,一种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想想看,筛子都用来做什么呢?老奶奶用筛子来筛选米面,建筑工人用来筛选砂石,农民用来筛选种子。
我们可以用筛子来做什么呢?
所有的筛子,不管是什么用途,都有一个共同点。想一想,这个共同之处在哪里?
对,它们都有网眼。而且这些网眼的大小都与它们的用途直接相关。
这些网眼,就是标准。
网眼的用途是筛选。网眼的大小就是筛选的标准。
我们需要一面筛子:
我们需要筛子来筛选出我们最需要去做的事情,筛选出我们做一件事最适合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筛选优秀,找到一面筛子,来帮助自己决定。
这种过滤筛选的方法要求我们要有收敛思维。与前面提到的发散思维有所不同,收敛思维是与发散思维相对的,它是一个对所有资源进行最优挑选的过程。
学习内容的筛选。我们的课本和课堂内容,都是教育专家和老师们反复筛选的结果,许多课堂内外的读物也莫不如此。我们所熟知的《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汇集了历代文豪的作品,这些名作经过了千百年历史的筛选和检验,是公认的古代作品中的精品。
相反,目前市场上充斥的许多粗制滥造的图书,只能算是文字垃圾。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作者和编者足够精细的筛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备下一面好的筛子了。
复习方法的筛选。在复习的过程中,哪些内容已经非常有把握了,哪些内容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测验——筛子的一种来区分。有了筛子的劳动,我们就可以避免更多的重复劳动,从而把精力集中在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上,这样一来,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目标的筛选。很多干扰,源于自己的内心而非外部世界,相信你一定也有同样的体会。同一个时间段里,要做的事情很多,有很多兴趣爱好,难以取舍,这时应该是筛子大展身手的时刻。停下来认真地反思吧,哪些事情可以省略?哪些事情可以更改时间?事情的轻重缓急就是在筛子的作用下昭然于众的。
目标太多不仅会让自己手忙脚乱而且这些目标本身也经常互相矛盾,比如是去逛街还是开始练琴。
对自己的目标和兴趣爱好进行筛选,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最核心的部分,或者安排出事情的步骤,一步步实现,都是我们应该从筛子的原理中得到启迪。
筛选过滤法,清理好自己手边的事情,清理好自己的思路,不管是今天的学习,还是明天的发展,都是对优秀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