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不知从哪天开始,你觉得自己冥冥之中离理科越来越远了,甚至到了“怕”的地步。其实,在内心深处,你多么希望自己能把理科学好!一直都很羡慕理科好的同学。只是一看见数理化那层层叠叠,似曾相识的公式,就如在云里雾里一般。最后,就很小声很难过地问:怎样挽救我的理科?
很多同学都有和你类似的遭遇。理科始终是学习中的拦路虎,尽管自己费尽心力,尽管自己总在演算纸上留下清晰可见的斑斑汗迹。不是大伙儿不想好好学,只是想学却始终学不好,难道我们的理科就无药可医了吗?
答案当时是否定的!把理科学好并不是天方夜谭,只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心理障碍,讲究学习方法,不能毫无目的的蛮干。必须正视的是,理科学习确实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你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理科的料,自己天生缺乏这些思维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具备这种潜能,关键在于怎样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所以,要做自己的主人,为自己出谋划策,拿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来,让自己真正“爱”上理科。
怎样爱上理科呢?
首先,要克服心理的畏惧,自卑,告诉自己理科并不难,只要自己用心学,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没有什么可以难倒自己。“我”有这种潜能,一旦潜能被挖掘出来,很快自己也可以是理科的佼佼者了。有了自信和前进的勇气,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其次,是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案。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预习。在老师上课之前把学习的内容自己先过一遍,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十几分钟就完全可以了,看过之后把自己认为较难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以便上课老师讲解知识点时能够重点学习,集中精力攻克难点。这就叫做“有备而来”。接下来便进入第二环节,“上课”。这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时不能“耳听八方”,而要“耳听老师”,“眼随老师”,“心随老师”,概括一下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老师,“两个基本点”是自己和课本,要把一切精力都集中在老师讲解上,不能落下,同时要主次分明,不要什么都抄记下来,挑重点和关键点做笔记,特别是预习时遇到的难点。
下课后紧接着是要进行复习,把上课的笔记本拿来,温习一遍。巩固已学的知识,把它们从课堂上存储进自己的大脑。然后是做作业,这时的大脑就要像cpu一样,把存储的东西拿出来用于实践,把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题目上,举一反三。做题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拿起题目要先进行分析,把题目提供的条件列出来,分析透彻再寻求解题方法。千万不能拿到题目就要开始解题,这样的话,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还需要多多的做题,但是也不能整天废寝忘食地把自己扎在题海之中。记得劳逸结合,该用功时用功,该休息时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