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在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如果物体原本为静止,它会维持静止状态;如果原本做匀速直线运动,就会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周彤盯着物理书,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老师说了,要学好物理,首先得把概念、定理牢牢记住!
可是,这样背能有效果吗?背定理的日子真是难熬呀。
隔壁邻居家的小姐姐年级高些,我去问问她吧。这样想着周彤就来到了对门。大好的周末她可不想一直窝在家里背书,得速战速决才好!
小姐姐开门了。无精打采、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啊?我正在背公式呢,快烦死了,可没空玩了啊。”原来,高中里数理化的公式更多,也更繁了。特别是什么积化和差、和差化积,正弦、余弦,加号、减号,变化多端……
这下,两人可是同命相怜了。文科需要记的东西也很多,可是文科的材料都很有意义的呀,一般古文都是讲故事或者讲道理,历史事件也是有头有尾的。哪像物理,生僻的词语堆砌,不知所云,叫做概念!
光抱怨可是没有用的,怎样学好概念、记好公式、用好定理可是整个理科学习的基础。
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记忆需要心口合一。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学习成效自然不好。心口合一的背诵你会吗?比如“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很简短的一句话,读的时候就不能只发音。我们可不是在读生字词。读这个概念,得想到这些:力的产生必须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起作用,同时也接受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物体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思考中,你就得到了记住概念的另一个秘诀: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
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比如你刚刚想到,力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个说法可是“原创”。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需要你认真的思考,思考之后你的记忆会深刻很多。
亲自推导定理。定理比概念要复杂一些。虽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经过认真的琢磨,对定理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腠理”中,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是说你对定理的运用不够灵活。定理讲的什么内容?怎么得出来的?能试着推理一遍吗?举个例子说明这个定理吧。如果这样几个问题你都可以对答如流,那就可以顺利进入下一关——应用定理解题了!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更积极——主动给同学讲定理,模仿秀一下老师的感觉。像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一样把一个定理条分缕析讲清楚吧,你的听众肯定会为你喝彩,你不想听到吗?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课下去努力的。与概念、公式、定理“作战”的“主战场”是在课堂。
老师讲课的时候,肯定要对新学的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好了,听完一遍之后,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听懂并不困难啊。可是听懂了可不是万事大吉。对概念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大大便利了你的记忆,赶快趁热打铁!
课上完成了理解、记忆这两大任务,真有成就感!不过,还是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还要跟遗忘作斗争,及时复习可以降低遗忘速度。早上学习的东西晚上一定要抽空进行复习!
最后,我们可不能舍本逐末,忘记了记住概念、定理、公式是为了什么——反复练习,在应用中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