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满信心,考试必胜
一件事在没做之前,你就不抱成功的希望,从心理上自己打击自己,这种自责自卑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破坏你的生活,使你充实不起来,也快乐不起来。有这样一句格言:“对自己说,我行!”,我们做一件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会成功,有信心便会有热情、有动力,便会专注其中、倾力去做,因而成功的希望就会大得多。相反,你若总是胆怯,没有信心,那么即便是最简单的事也谈不上成功,每件事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对自己说,我行!”这虽是一句朴实无华的格言,但对一些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却实在不容易。那么,是什么妨碍了你的自信,压抑了你的勇气呢?我想,有这么几点可以帮助你树立积极、乐观、自信的精神。
首先避免使用否定自己的语言。“我不行。”“我是个没用的人。”“我只不过是个中等生。”你是不是会时常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是的话,要知道,你是在进行一种负面的自我暗示,使自己的情绪充满失败感。也许你会说这是为了体现一种谦虚,但是,“累积暗示效果”会使你产生自卑。至于对方会产生什么反应呢?或许一开始没有什么,听得多了就会想到,这可能真是个没用的人。要避免使用否定自己的语言,打开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思维大门,要自信而理直气壮地说:“我行!”那么,由自信所带来的成功和尊重就会随之而来。
其次追求成功,但不必苛求完美。一个人陷于自卑不安的情绪,往往在于性格上不恰当的自我苛求,这种人胆小心细,谨小慎微,对每一件事都要求十全十美。在做某件事之前,总是认为自己还差那么一点点,总是认为自己去做一定不会做得十分理想,其实,在别人眼里看来,这件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够好了,但他本人却还在迟疑。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事是很少见的,对每一件事都要求做到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第三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过于自信的人往往太看重自己的长处,太看重别人的短处,因而会滋长自傲;过于自卑的人又往往太看重自己的短处,太看重别人的长处,因而产生自弃自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经常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你就会经常情绪低落。在知道自己的短处的同时,还要记住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值得骄傲的东西,要时时用来鼓励自己,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就能产生自信。
第四试试看,你就行。大着胆子在课堂上说出你的想法,你会惊异地发现,你也行。鼓起勇气,到台上献出你的拿手戏,你会欣喜地听见一片属于你的掌声。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对一次发言,一次竞赛,一次属于你的机会,都要积极自信地去做,去尝试,因为只有行动才是达到成功的唯一途径,退缩与回避只能带来自责、懊悔与失败。
二、有效复习 查漏补缺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平时的努力自然是不用说的,这些都为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期末的复习,就像赛跑时最后的冲刺,显得格外重要。复习课上老师对整个学期知识的总结,全面梳理,可以将同学们原本有些杂乱无章的思绪梳理清晰,一些平时被渐渐淡忘的内容,在复习课也都能被重新印进了脑子。同时,复习课上老师对问题多角度的分析,让我们学会更好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思维,在考场上自然就多了一分自信。所以复习课上一定要注意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敢于质疑,敢于提问。重点的和不理解的问题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对于老师在复习期间留的作业要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养成审题习惯,理清解题思路,学会检查,确保正确。同时还要结合平时作业、练习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为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明确自己复习什么,复习的重点是什么。课上我们跟着老师认真复习。课下,能力强的同学可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复习,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可请老师进行个别辅导,也可请同伴互助,把知识上的漏洞弥补上。
三、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学习时间长,成绩不一定就很好,关键还要会学习,提高效率。要注意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复习阶段,要注意休息,如果睡眠不好,不参加体育活动,可能就会整天疲乏无力,思考问题变得缓慢,记忆力明显下降,致使学习时间长而效率低。还要保持心情舒畅。始终做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四、合理膳食,健脑益智:
营养学专家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考试期间的饮食,做到合理膳食,可提高脑的灵活、敏捷的程度,促进智力的增长。这里要特别送给大家一句话“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五、放松心情 严守考纪
同学们已参加过不少考试,都知道考试中的临场发挥很重要。因此要克服紧张的心理。思想负担过重,即使自己平时学得很好,也进行了充分的复习,也会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这样就不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所以考试时,不要总想着成绩的好坏,应该坚信只要有付出了努力总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