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
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用途
结构 性质 制法
保存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内 涵 外 延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内 涵 外 延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七种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途径,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以上途径,经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高学习能力。